深圳2025年8月26日 /美通社/ -- 2025年8月25日第九個全國殘疾預防日之際,腦機接口助力帕友康復峰會暨"關愛基金會?帕友公益慈善基金"成立儀式,在深圳五洲賓館隆重舉行。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帕友公益慈善基金是全國第一個由帕金森病人發(fā)起設立的專門資助帕金森病人康復治療的公益性基金。
此次腦機接口助力帕友康復峰會暨關愛基金會?帕友公益慈善基金在深圳的成立,依靠關愛基金會等社會公益的平臺力量,不僅為帕金森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了舞蹈療愈的可行性探索,而且期望借助腦機接口技術在帕金森病診斷、療效評估及干預治療方面的創(chuàng)新研究,為患者提供更科學的診療標準和治療方案,為更多的帕金森患者帶來希望。
帕金森:臨床診斷和治療仍面臨挑戰(zhàn)
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疾病。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總數已近千萬,其中我國患者約500萬人。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這個患者規(guī)模還在持續(xù)擴大。帕金森病的致殘率隨病情發(fā)展不斷上升。研究表明,患者在確診5年內致殘率約為25%,而10至15年后,這一比例可升至85%。除運動功能受損外,帕金森病還常引發(fā)多種非運動癥狀。
目前,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治療仍面臨較大挑戰(zhàn),誤診率高達40%,患者從發(fā)病到確診平均需要13.7個月,確診后還面臨無法完全治愈的困境,現有治療手段主要依賴藥物控制癥狀。然而長期服藥不僅削弱患者的勞動與就業(yè)能力,還會對其身心健康帶來持續(xù)影響,同時加劇家庭照護壓力和經濟負擔。
八旬"帕友"發(fā)起基金現場捐贈10萬元
在關愛基金會?帕友公益慈善基金發(fā)起人的支持下,成立了深圳帕友康復科技有限公司,并獲得了清華大學高小榕教授(中國腦機接口非侵入式課題科研領軍人物之一)的鼎力支持,將腦機接口技術用于帕金森病治療康復列為重點科研課題。科研團隊在深圳成立了高小榕科學屋,正著手準備從篩查深圳的帕金森病人群體入手,采集相關數據啟動技術研究。此外,高小榕教授還促成了深圳帕友康復科技公司與李建平教授合作,成立李建平深圳舞蹈康復基地和神經美學實驗室(籌),在開展舞蹈康復訓練的同時采集臨床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比對,為舞蹈治療康復帕金森病的效果評估標準,提供科技保障和一手的臨床試驗資料。
在關愛基金會?帕友公益慈善基金成立儀式上,基金發(fā)起人不僅現場捐助10萬元,而且鄭重承諾,將持續(xù)發(fā)動社會愛心力量,為相關科研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資金支持,助力實現技術成果的普惠化應用,把每一分錢都用于助力帕友的康復治療當中。"帕友公益慈善基金一定會承擔起社會責任,建立和維護好‘帕友公益慈善基金'的公信力。公信力更是公益基金存續(xù)的基石。人無信不立,企業(yè)也一樣。我們最大的責任,就是成為讓他人、社會、政府信任放心的基金。"
"腦機接口技術帶來革命性改變"
無需手動操控,輪椅就可自如前行;無人機就能自主巡場。這并非魔法,而是腦機接口技術的最新研發(fā)成果。腦機接口的技術發(fā)展,正走出實驗室為患者的康復之路賦能,重啟他們自主生活的希望。
活動現場,清華大學高小榕教授分享了分享了腦機接口技術在助力帕金森患者康復治療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突破。他指出,腦機接口技術發(fā)展將為帕金森病的確診判斷,提供新的科學標準方法和成功的可能性。他特別提到與李建平舞蹈康復基地合作進行的臨床應用試驗。通過量化評估證實,這一首創(chuàng)于國內的模式在帕金森康復治療中已取得初步成效,這將為推廣舞蹈康復新方法,在帕友運動康復領域中的應用,發(fā)揮示范作用。
"這些突破性進展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高教授總結道,"腦機接口技術將為帕金森病的治療康復帶來革命性的改變,為最終攻克這一疾病提供完整可行的解決新方案。"
舞蹈治"帕":提供另一種可能
在舒緩的音樂中,一場特殊的舞蹈表演在活動現場溫情上演。
十幾位帕金森患者在李建平教授的舞蹈指導下,佩戴智能腦電頭輔具"腦電美神一號",以科技與藝術相融合的舞姿,生動展現了他們數月康復訓練的成效。這款輕便的腦電感應器,能夠將抽象的審美體驗轉化為可測量的神經指標,彌補了傳統(tǒng)康復治療的局限,為理解藝術與大腦疾病的關系開辟了新途徑。此外,該設備可實時遠程傳輸腦電數據,即使遠隔千里,信息亦能回傳至終端。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研究與醫(yī)護人員或許可更加便捷、精準地把握患者的實時狀態(tài),從而為實現個體化、精準化的康復治療提供有力支持。
李建平教授作為國內首位獲得國際認證的"神經舞蹈治療師",將其海外研習多年的帕金森康復體系與腦電感應智能輔具相結合,開創(chuàng)了個性化康復訓練新模式。
此次腦電感應智能輔具的成功應用,不僅展現出帕金森患者通過積極康復實現生活質量提升的可能,也為智能醫(yī)療設備在神經康復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寶貴實踐,進一步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帕金森群體的需求與潛能。
基金成立現場捐贈踴躍
活動如火如荼之時,關愛基金會?帕友公益慈善基金正式揭牌,并明確了其"整合社會資源、助力帕金森康復"的創(chuàng)立使命?;鹭撠熑吮硎荆磥?,關愛基金會?帕友公益慈善基金將重點支持帕金森相關的醫(yī)療援助、康復技術研發(fā)及公眾科普教育。深圳帕友康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支持單位,也承諾將提供技術及資源協(xié)同,推動康復服務的普惠化。
博??档?0余家愛心單位和個人紛紛慷慨解囊,積極參與公益捐贈。會議現場,慈善基金發(fā)起人捐贈10萬元,博睿康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捐贈一套價值數十萬元的治療設備,眾多帕友和關愛人士捐款約16萬元,目前帕友公益慈善基金已籌集善款50余萬元。
科技抗"帕"未來可期
活動現場,關愛基金會?帕友公益慈善基金秘書長王東兵還展望了助力帕友康復的藍圖。他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聯合高??蒲袌F隊與相關企業(yè),共同推動腦機接口等高新技術的臨床轉化與落地應用;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構建‘科技+康復'全流程服務通道,切實滿足帕金森患者的康復需求。同時,還將持續(xù)加大科普宣傳力度,通過多元傳播渠道提升公眾對帕金森病的科學認知。"
"科技向善,公益同行。我們堅信,在政策支持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共同推動下,"帕友公益慈善基金"將攜手企業(yè)和社會各界,把每筆基金支出都精準惠及帕金森病友。讓前沿技術走出實驗室,讓科技抗帕的未來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