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的小微企業(yè)仍在經受新冠疫情帶來的財務沖擊,當下有一點非常明確:線下商家亟需重新思考結賬或銷售端的體驗。近日,Visa發(fā)布Visa Back to Business(Visa復工復產)調研,評估新冠疫情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fā)展。這一發(fā)展主要由消費者期望的變化驅動,即期望獲得安全、無接觸的支付體驗。該調研聚焦八個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和小微企業(yè),發(fā)現全球有近五分之四的消費者 (78%) 為減少物理接觸,改變了支付方式;超過三分之二的小微企業(yè) (67%) 為了維持經營而嘗試新的舉措,包括開設電商網站,改變銷售端的支付技術等。
Visa復產復工調研在美國、巴西、加拿大、德國、中國香港、愛爾蘭、新加坡和阿聯(lián)酋開展,調研發(fā)現非接觸式支付成為從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驅動因素。近三分之二 (63%) 的消費者愿意選擇提供非接觸式支付的新商家。對于全球近半數的消費者 (46%) 而言,使用非接觸式支付是商家應當采取的一項重要防疫措施。近一半的人 (48%) 表示如果一家店鋪只支持需要物理接觸收銀臺或公用設備的支付方式,那么他們不會選擇在此消費。
近五分之四 (78%) 的消費者改變了支付方式,包括在可能的情況下選擇網購 (49%),使用非接觸式支付 (48%) 和更少地使用現金 (46%)。大部分消費者 (70%) 首次使用了新的購物或支付方式,有26%的人在店內消費時使用過“一拍即付”(tap to pay),34%的人在網上購買日常所需或居家用品,28%的人選擇“街邊取餐”,25%的人選擇“線上下單,到店提貨”。
在阿聯(lián)酋,自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已有44%的小微企業(yè)首次受理非接支付,在全球這一比例為20%。阿聯(lián)酋有近94%的小微企業(yè)選擇做出改變,以便維持經營,而在全球這一比例為67%。巴西 (84%) 和中國香港 (87%) 的大部分小微企業(yè)也在嘗試新舉措,包括線上銷售(巴西為50%,全球為27%)。